Consultant blog
顧問觀點部落格
自聯合國2015年通過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以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不超過2℃為目標,並致力控制升溫在1.5℃內,為此,全球須在本世紀中葉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為了維護下一代生存的權利,避免氣候浩劫,全球各國及各城市陸續宣示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或研提相關政策,歐盟因應推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針對輸入歐盟產品課碳關稅,以避免碳洩漏風險。美、日等先進國家也正規劃類似措施,全球減碳將由過去環保面向,轉為經貿議題,並擴向產業、能源轉型,故淨零排放之達成實已攸關國家、城市及企業未來之競爭力。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於2021/5/18發表全球能源系統達到淨零排放預測路徑分析報告「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重點策略包含:
因應淨零排放願景,各國陸續提出淨零排放策略與目標,我國亦於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由行政院會做出裁示,我國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必須以2050淨零排放為努力目標。 由於城市是對抗氣候變遷的第一線,也是落實減碳措施的實證場域,故此,台北首都於2021年地球日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並提出淨零碳排推動路徑,藉由達成智慧零碳建築(註2)、綠運輸低碳交通、全循環零廢棄、林木/濕地碳匯擴增四大面向,以完成建構2050氣候安全的零碳臺北。 其中智慧零碳建築與我們的居住環境息息相關,各縣市政府推動進程以「由公而私」、「先新後舊」、「先示範後要求」三項原則落實,大致有以下的建造趨勢:
未來的家園將是多元立體綠化、保留風廊調節都市溫度、降低都市熱島效應、減緩空氣汙染、「永續宜居」之低碳綠色生活場域,以達節能減碳目標。讓我們期待生活在叢林的感覺吧~ 名詞說明: 註1. 碳捕捉、利用和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CCUS是將工業產品生產或是化石燃料轉換能源過程中排放之二氧化碳加以分離與收集,儲存於地質構造、透過生物吸收(如藻類)方式消耗,甚至再轉製為其他化學品,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過去聚焦二氧化碳捕捉與封存(CCUS),雖達成減碳目標,但同時提高經營成本,由於加入再利用的可能性,不僅實現循環經濟,也創造出全新的產業鏈與經濟模式。 註2. 零碳建築(淨零建築):考量建築物生命週期碳排放量,藉由建材選用、減少能源需求、提升效能、使用再生能源等方式,達到淨零耗能與淨零碳 註3. 智慧電表:為國家推動智慧電網的關鍵基礎建設,透過智慧電表回傳的大量數據可協助電網改善傳輸效率、提高用電可靠度及提供再生能源併網計量服務。此外與用戶更直接有感改變,為可使用「台灣電力APP」或「電子帳單服務系統」隨時查詢住家用電資訊,並藉此促進用戶自主優化用電行為,以節省電費支出。另其他與用戶較切身相關的效益如下: (1) 提醒自己與歷史用電數據相比是否有偏高趨勢。 (2) 智慧電表將會自動回報停電訊息,並自動登錄停電案件,提升搶修效率。 (3) 智慧電表回傳數據可用來分析用戶用電異常情形,未來一旦發現用戶用電異常,台電公司將可盡早派員至現場查找異常原因並進行排除,以避免台電公司或用戶雙方的用電損失。 參考: 2050 零碳臺北 氣候轉型 臺北市淨零排放路徑評估報告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桃園市自願檢視報告 臺中市推動低碳城市與再生能源之現況成果與未來規劃策略專案報告 來源:驗證專欄-智慧零碳建築 ============ 延 伸 閱 讀 ============ ISO 14064-1:2018 溫室氣體盤查標準 ISO 14067:2018 產品碳足跡標準 減到你還是減到我?減碳效益計算上應掌握的三大原則 碳中和?淨零碳?淨零?他們差別在哪裡?企業又要如何因應減碳趨勢? 面對2050淨零排放來臨,政府的下一步怎麼走?氣候變遷因應法重點彙整 評論已關閉。
|
作者寫一些關於自己的事。不必花俏,簡單描述即可。 封存檔
十一月 2024
類別 |
威煦軟體開發有限公司
Wish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台北總公司. T : 02-27271685 / 070-1018-0999 Email : [email protected] 110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六段288號8F之7 ウィッシングソフト株式会社 (東京支社) 〒150-0002 東京都渋谷区渋谷1-11-1 COI 西青山ビル3F T:+886-2-2727-1685 / +886-070-1018-0999 Mail:[email protected] |
15/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