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ultant blog
顧問觀點部落格
我們都聽過這句話:「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畢竟職場和商場上的各種「事情」都是由人來完成的,能夠正確處理人的「心情」,是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然而,冷冰冰的「科技」有沒有辦法影響人的「心情」呢?以下是一個值得省思的案例。 一家工廠因應客戶的要求,正在進行廠區的年度稽核。稽核人員發現廠內存放的「液化石油容器」(鋼製容器),上面的檢驗單位不是「經中央主管機關登錄」的機構,於是提出來與現場的幹部討論。 廠務專員表示,當時負責聯繫的同仁已經離職了,他並不清楚細節。廠務專員說:「這個檢驗機構離我們工廠滿近的,應該是為了方便聯繫吧?」稽核人員:「可是它們並不是合格的檢驗單位喔!」 聽到「不合格」的字眼,廠務專員有點拉高音量回答:「你判定合不合格的標準是什麼?有什麼法條依據嗎?我們工廠一直很守規矩,不會做不合格的事。」 稽核人員手上只有一張簡單的「巡檢稽核表」,一時之間沒有詳細規定可以查閱,只好也把音量拉高:「我稽核過很多間工廠,都是這樣要求的。」 稽核人員感覺「廠務專員是不是想走漏洞、不願意配合?」而廠務專員則認為「稽核人員是不是在刁難?」雙方都想把「事情」做好,可是雙方的「心情」都受影響了,後續的溝通難免出現劍拔弩張的情況。 在製造業「巡檢稽核」實務運作裡,這樣的場景並不算罕見。追根究柢,是因為數十、上百條稽核項目中,背後延伸的法規條文眾多,遇到合格與否的判定、灰色地帶的討論時,如果稽核人員不能在第一時間提出最完整、精確的資訊來佐證,公信力以及互信程度都會打折扣。 基於實務運作上看到的問題,威煦軟體在「巡檢稽核」模組加上了「法規查詢器」,必要時就從平板電腦調閱相關的條文內容。 試想,若是稽核人員當下的回應換成:「依據消防法第15-4條,這裡是詳細的條文供您參考。」是否被稽核的對象會有不同的感受?而執行稽核的人員專業度、信任度也大幅提高呢? 釐清工作本質以及核心問題,其實理性的「科技」也可以處理感性的「心情」。 作者: 吳育宏 / 威煦軟體開發公司 總經理 刊登: 經濟日報《ESG最前線》專欄 標題: ESG最前線/先處理心情 再處理事情 評論已關閉。
|
作者寫一些關於自己的事。不必花俏,簡單描述即可。 封存檔
十月 2024
類別 |
威煦軟體開發有限公司
Wish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台北總公司. T : 02-27271685 / 070-1018-0999 Email : [email protected] 110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六段288號8F之7 ウィッシングソフト株式会社 (東京支社) 〒150-0002 東京都渋谷区渋谷1-11-1 COI 西青山ビル3F T:+886-2-2727-1685 / +886-070-1018-0999 Mail:[email protected] |
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