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環安雲
威煦軟體 - 讓環安衛管理變得簡單、快速、有效
  • 解決方案
    • 環安雲解決方案
    • └ 法遵合規管理
    • └ 化學品管理
    • └ 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
    • └ 證照及派訓
    • └ 巡檢稽核
    • └ 碳盤與減碳
    • └ ESH 戰情室
  • 焦點訊息
    • 最新消息
    • 顧問觀點
    • 用戶限定活動
    • 環安衛知識庫
  • 客戶與案例
    • 導入實績
    • 成功案例
  • 關於威煦
  • 聯絡我們
  • en/jp
    • English
    • 日本語
  • 解決方案
    • 環安雲解決方案
    • └ 法遵合規管理
    • └ 化學品管理
    • └ 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
    • └ 證照及派訓
    • └ 巡檢稽核
    • └ 碳盤與減碳
    • └ ESH 戰情室
  • 焦點訊息
    • 最新消息
    • 顧問觀點
    • 用戶限定活動
    • 環安衛知識庫
  • 客戶與案例
    • 導入實績
    • 成功案例
  • 關於威煦
  • 聯絡我們
  • en/jp
    • English
    • 日本語

About EH​S

環安衛知識庫

15/1/2024

解密數位轉型: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的核心價值為何

 
圖片
「數位轉型」是商業界熱議的話題,無論是在活動、名人談話或報章雜誌中都不難聽到。但數位轉型對企業究竟有何實質意義?本文將深入剖析其核心價值,探討為何在當今商業環境中,數位轉型為何如此關鍵以及其所帶來的效益,一同探索數位轉型如何成為企業的戰略利器!
​

現在對數位轉型的定義


​若整理現在我們提到數位轉型時,背後想表達的真正意涵,則會變成下面這樣。
「由於數位科技的進步,產業結構和競爭原理發生改變,若不能迅速應對此變化,事業或企業將難以存續。因此,企業必須重新定義自己的競爭環境、商業模式、組織和體制,改革企業文化或體質。」

簡而言之,就是「成為一間能迅速應對變化(敏捷)的企業」。為此必須「改革商務=數位轉型」,而數位轉型的基礎則是數位科技。

而「以數位為基礎」的概念,又可以從「社會」和「事業」2個角度來理解。

​
社會的角度

現代人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並透過網路來購物、預定旅館、叫車,還能用地圖服務查看目的地的位置和導航,並用LINE通知朋友自己幾點會到。可以說這個社會完全是「因為有數位科技才能運作」。如果跟不上這個新時代社會的常識,事業將難以成長也難以存續。

事業的角度

要應對「以數位為基礎」的社會,自家的事業也必須使用數位科技來適應上述的社會常識。否則就會被顧客拋棄,失去獲利機會。若不能積極地打造以數位為基礎的新商業模式,事業將難以成長也難以存續。
要應對這個「瞬息萬變」、「未來難測」、「沒有正解」的VUCA環境,就必須站在上述的2個角度,推動「以數位為基礎」的商業改革,而這便是「數位轉型」。

​
圖片
數位轉型的三種解釋

數位轉型的好處有哪些


​提升業務效率和便利性:使用數位科技,提升業務效率和便利性

使用RPA、線上會議、線上計算開銷、網路購物、商務通訊軟體、電子支付等數位工具,提高業務的效率和便利性。

使用這類工具若要發揮成效,最好重新審視業務流程,消除不合理或多餘的業務,並建立能充分檢驗成效的標準;即便跳過這個過程,應該也能獲得一定的成效(只不過大概很難有更多的改善)。因此,如果只想看到成效且不在意速度的話,這的確能說是一種數位轉型。

用新事業貢獻業績:使用新的數位科技,推動新事業來貢獻業績

比如活用智慧型手機或穿戴裝置收集到的行動資料、利用AI自動化生產過程等等,使用新的數位科技,推動過去不曾有過的新事業或商業流程。
因為做的事情很新穎,所以可獲得組織內外的關注。但是,比起使用新數位科技,若是真的想在業績上做出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否精準找出顧客的痛點和需求,然後建立合適的商業模式和UX。
不過,由於新數位科技對不熟悉該技術的人們來說就像魔法,因此若將之稱為數位轉型,將會非常有說服力。

改革成敏捷企業:以數位科技為基礎,改革企業文化或風氣,貢獻業績
​
「提升業務效率和便利性」與「建立新事業貢獻業績」,對事業的維持和成長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在不確定性成為一種常態的現代,企業必須時常地、持續地、而且以「壓倒性速度」重複這2件事。
換言之,企業必須如前一節說的「主動從頭改造競爭環境、商業模式、組織和體制,改革企業的文化或體質」。
高德納公司和麥克・韋德等人提倡的「數位商業轉型」,同時也是本書想談的「數位轉型」,指的正是這件事。
其實上述解釋都沒錯。然而,能在最大範圍且持續為企業帶來價值的,應是第3種解釋。若硬要整合以上3種解釋,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 數位轉型就是「以數位為基礎,將企業改造成可以迅速應對變化(敏捷)」
❖ 這意味著企業必須改變風氣和文化,將「提升業務效率和便利性」和「建立新事業貢獻業績」變成家常便飯,並且可以持續反覆進行的企業活動
❖ 如此一來,就能應對「社會環境日益複雜且難以預測未來的狀況(=VUCA)」,使事業存續並維持成長


以「在未來維持事業的存續和成長」為目的,並以高速反覆「提升業務效率和便利性」與「建立新事業貢獻業績」為手段,將企業改造為一個能如家常便飯般做到這件事的組織,就是「數位轉型」。

​
圖片

數位轉型與企業目的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不論我們願不願意,「VUCA」已逐漸成為現實。即便是新冠疫情結束後,相信「VUCA」也會繼續成為社會的「常態」。在這樣的時代,只知道追逐利益的企業是活不去的。

正如彼得・杜拉克所言,「實現社會性目的,滿足社會、社群、乃至個人的需求」,亦即「追求利他的存在意義(目的),用事業回饋社會」才是企業的使命。

不論社會環境如何快速變化、數位科技如何高速發展,若不反思自己的存在意義,配合時代持續更新自己的商業模式,事業或企業將難以存續下去。
​

​Purpose beyond profit(企業的存在意義比利益更重要)


這是IIRC(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Reporting Council/國際整合性報導委員會)2018年的報告書標題。這個標題或許可以解讀為「利益是企業追求自身存在意義帶來的結果」吧。
企業追求獲利是理所當然的,但在「VUCA成為常態」的時代,跟以前一樣的做法很快就會失效。正因為如此,企業只能持續反思自身的存在目的,並配合時代改變商業模式。所謂的利益,應該理解成企業貫徹自身目的,並動態改變做法所帶來的結果。
​

數位轉型,是以數位為基礎,貫徹企業存在意義的策略


我們或許也可以這樣解釋數位轉型。在這個時代,我們已經不可能慢慢觀察世界的變化,然後花費大把時間建立應對的計劃。所以,企業必須獲得能迅速因應變化,持續動態地改變商業模式的能力。而以數位科技為基礎,尋找應對變化的策略,或許就是數位轉型的本質。

​
圖片
網宇實體系統與數位轉型


現實世界的各種「事物」或「事件」,都可以透過安裝在實體產品內的感測器、移動裝置或社群媒體等現實世界和網路世界的接口,即時轉換成資料上傳到雲端。

如今連網裝置的數量已在2020年達到500億個,可以說我們每天都被大量的感測器包圍著。透過這些感測器,每天都有無數的「現實世界的數位複製體=數位雙生」被製造出來,並持續進行即時更新。

「數位雙生」的本質是數量龐大的資料(大數據),但光把資料聚集起來並不能產生價值,還必須從這些資料中找出誰對什麼東西感興趣、誰跟誰聯繫在一起、如何才能提高產品品質、該怎麼做才能提高顧客滿意度等資訊。為此,資料科學家使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之一的機器學習來預測和判斷,找出最佳的商業模式。運用這些資料來提供服務、控制機器、送出資訊和命令後,現實世界會發生變化,然後產生新的資料,再次上傳到網路。


如今連網裝置的數量日益增加,Web、社群媒體的種類和使用人數也在加速成長。連接現實世界和網路世界的數位接口也同樣不斷增加。資料量只會愈來愈多。換言之,數位雙生的解析度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都正逐漸提高。如此一來,就能進行更準確地預測和判斷。持續且快速地將這個機制轉化為功能,就能使事業隨時維持在最佳狀態。換言之,數位世界和現實世界正融為一體,即時且快速地進行迭代改良。

上述這種用資料理解現實世界,使現實世界和數位世界合而為一推動商務的機制,被稱為「網宇實體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

我們的「實體」生活如今已跟「數位」融為一體,若沒有後者便無法運作。
圖片
支撐數位轉型的科技大三角


​CPS消除了物質和數位世界的邊界,將二者合而為一來運作。現在我們能夠不分實體或數位來購物和使用各種服務。換個說法,我們被賦予了可隨時在需要時,以想要的手段取得所需之「物」或「事」的自由。

換言之,不論商業活動還是日常生活,都是透過CPS維持在最佳狀態。而將CPS引進商務流程,也可以說是「推動數位轉型」。

如同在第1章說過的,要應對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VUCA時代,企業必須擁有能迅速應對變化的「壓倒性速度」。而CPS就是壓倒性速度的基礎,將CPS融入商務流程,具體來說可使企業做到下面這幾件事。

❖ 快速可視化:藉由IoT或商務流程數位化,使高頻率、多端點收集資料的系統成為商務基礎的一部分
❖ 快速決策:分析、解釋透過上述系統收集到的資料,找出客戶關係和商務上的問題或重要主題
❖ 快速行動:根據找出的問題和主題,以高速、高頻率持續改良作為使用者窗口的UI(User Interface)、實現易用和舒適體驗的UX(User eXperience)、營利來源的生產與服務、驅動商務的商務流程


實現CPS帶來的「快速可視化」、「快速決策」、「快速行動」循環的關鍵在於資料。IoT、AI、雲端則是用來產生和應用資料的科技。而5G(第五代移動通訊系統)則是負責連接這些科技的基礎通訊設施。


IoT是一套使用安裝在器具或行動裝置內的感測器,將現實世界的類比「事物」或「事件」轉換成資料,然後上傳到網路的系統。這也可以說是一套用於製造現實世界的數位複製體,即「數位雙生」的系統。同時,機器的自動控制和自動化也被歸類為IoT的一環。

分析這些數位雙生,預測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或找出最佳解答,便是AI/機器學習的工作。

圖片

​而這套運用AI分析出的最佳解答來最佳化商業活動的系統,則是放在計算能力和資料保存容量都沒有上限,可靈活調整功能或性能的雲端平台上。

雲端系統不只能用來計算和保管資料,也扮演以下角色。

❖ 系統的建構和運用等雖然很重要,但在商務上無法產生附加價值,雲端可幫忙減輕這些手續及負擔
❖ 將系統從被企業「擁有」的資產,轉移成由企業「使用」的成本,使企業得以依照實際需求的變化,迅速調整計算能力、資料容量、業務功能
等運算資源
❖ 跟其他雲端服務結合,實現單一服務無法創造的商業價值

具有以上特性的雲端技術,乃是幫助企業獲得「壓倒性速度」的有效手段。

負責有效連接這三大科技,使它們結合起來的便是5G。同時,5G另一大魅力是可以高速傳輸大量資料,將社會從纜線等實體連接和Wi-Fi等空間限制較大的連接方式中解放出來。

但除此之外,企業還必須要將這一套系統,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運用並使其根植在組織內。而要做到這點,組織的「心理安全性」非常重要。
換言之,組織內的所有成員必須由衷相信「就算做出在人際關係上存在風險的發言或行動,只要待在這個團隊內就是安全的」。這不是單純讓團隊變成一個和樂融融的俱樂部就好,而是要讓每個人擁有自己的主見,建立可以跟其他人互相碰撞意見的專業信任,互相認識、尊敬對方的多樣性,交換有建設性的意見。


圖片
數位轉型的機制


​只要組織的所有成員都具備「心理安全性」,能夠自主地投入工作,並包容不同的想法,就能使組織以壓倒性速度運作。
在這種組織內工作的人們,想必會自律、自發地改善,把時間和心力用在附加價值高的工作上。同時,唯有在成員能夠毫無顧忌地交換意見,允許快速地不斷嘗試犯錯的風氣下,才能不斷孕育出「新事業」。

不僅如此,在事業第一線工作的人們,也會變得對環境變化更敏感,能夠主動嘗試改變商業模式。

所謂的數位轉型,就是建立一個「可持續高速變化的商務基礎」。要做到這點,除了使用數位科技外,更不能缺少可支持這種「心理安全性」的組織文化和風氣。

​

書籍介紹

圖片

書名:圖解IT大全:掌握數位科技趨勢,透視未來商業模式的148個關鍵
作者: 齋藤昌義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台灣東販
出版日期:2023/11/30

對這本書有興趣嗎?
了解更多

評論已關閉。

    作者

    寫一些關於自己的事。不必花俏,簡單描述即可。

    封存檔

    七月 2024
    一月 2024
    十二月 2023
    七月 2023
    三月 2023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三月 2022
    一月 2022
    六月 2021
    七月 2020

    類別

    全部
    國際譯文
    好書推薦
    專題探討

    RSS 訂閱

威煦軟體開發有限公司
​Wish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台北總公司.
T : 02-27271685 / 070-1018-0999 ​
Email : [email protected]
110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508號5樓之2

ウィッシングソフト株式会社 (東京支社)
〒150-0002 東京都渋谷区渋谷1-11-1 COI 西青山ビル3F
T:+886-2-2727-1685 / +886-070-1018-0999
Mail:[email protected]


環安雲解決方案

法遵合規管理
化學品管理
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
證照及派訓
巡檢稽核
碳盤與減碳
ESH戰情室
最新消息

用戶限定活動

環安衛知識庫

顧問觀點


資通安全政策聲明​
導入實績

成功案例

關於威煦

聯絡我們
Follow us
圖片
圖片
圖片
Subscribe
訂閱環安衛電子報
ESH Clouds
登入環安雲

圖片
Copyright © 2022 Wishing-Soft